现在是:

巴马党员干部聚力决战脱贫攻坚

线上学习 线下实践

巴马党员干部聚力决战脱贫攻坚

早晨6点钟,登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边看、听《新闻联播》,边做上班前的其他事情;中午下班后,边吃饭边打开平台点播视频和开展书面理论学习;晚上入睡前,利用平台进行学习答题和考试……这是自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通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很多党员干部每天安排的学习日程,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明显提升。

自从今年自治区党委、市委推广使用中央宣传部建设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来,巴马县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推广使用工作,“学习强国”成为巴马举旗帜聚民心最佳载体。在做好组织党员下载安装平台软件的同时,督促已经下载安装的党员积极运用学习平台按照每天合格积分要求,开展线上学习。

在线上学习中,全县党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时对广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听取广西汇报工作时对巴马重要指示精神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网上学习,参与在线互动活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逐步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县党员大学习的有力抓手。

线下实践中,该县调整充实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健全四家班子领导包乡镇及贫困村制度、易地扶贫搬迁“八包”责任制以及四家班子主要领导集体到乡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乡镇及后援单位领导班子分片包贫困村(户)督查主体责任制度,大力构建横到边、竖到底、密不透风的帮扶责任体系,做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聚,促进帮扶链上的干部成为脱贫攻坚“命运共同体”。

2018年,全县组织130多个单位联系帮扶103个村,发动6000多名各级干部结对帮扶所有的贫困户;整合涉农资金3.14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实现3863户贫困户17290名贫困人口、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全县贫困人口减至5158户2234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8.79%。在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5.5%降至2018年的8.79%基础上,目前,2019年计划完成18637个贫困人口、2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离“九有一低于”目标越来越近。

极度贫困村最多的西山乡,是红七军21师师部所在地,是邓小平和韦拔群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该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重要讲话精神,借东西部金融协作投入240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模式,建成14个香猪养殖小区,年出栏香猪7000多头,给每个村每年带来三四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此外,300多户1000余贫困人口通过“贷猪还猪”模式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如加尔村贫困户韦仁荣在村里养殖场上班,一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加上平时干些其他活路,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实现脱贫。

燕洞镇同合村为解决全村群众饮水难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96万元,建设村人畜饮水工程,从村后云盘山高处引水,集中为全村群众供水。为实现全村群众和贫困户收入稳定,该村以“党建引领,村社共建”“党建+合作社+经济能人+农户”为模式,通过创建县级500亩桑蚕产业示范园、千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桑蚕种养、油茶种植、广佛手种植、木瓜种植等产业,其中,桑蚕产业近2000亩,核桃产业达2700多亩,实现整村高质量脱贫。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