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河池:脱贫攻坚,搬走“贫困”这座大山

河池:脱贫攻坚,搬走“贫困”这座大山

河池举全市之力,3年减贫48.6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8.2% ——

脱贫攻坚,搬走“贫困”这座大山

白色的头巾、蓝黑色的上衣、及膝的白裤,兰继成是一名典型的白裤瑶族同胞。但与人们刻板印象并不相符的是,他不在大山里居住,而是住在南丹县城,是地道的南丹市民。

兰继成原来居住在南丹县八圩瑶族乡朝房村岩洞屯,祖辈留下的泥巴房破旧不堪,夏不遮雨、冬不御寒,每年靠着几亩薄田的收成艰难度日。

直到2016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帮扶干部带着易地扶贫搬迁的优惠政策,敲响了兰继成的家门。如今,兰继成从农民变成市民,已有近2年时间。他居住在宽敞亮堂的楼房里,古老的民族习俗和固有的民族特征依然保存,但并不妨碍他融入城市的生活。

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并顺利考取了高处作业操作证。靠着在工地上搭设脚手架的工作,他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他的子女进入安置点附近的幼儿园和小学读书,享受着城里儿童一样的优质教育。

贫穷曾是压在河池群众头顶的一座大山,搬不动、挪不开。河池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一直以来都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

河池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贫困的帽子正在逐步摘掉。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全市实现48.68万人脱贫,贫困人口减少至28万人,378个贫困村出列,金城江、南丹和天峨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0%下降到8.2%。左图为种植户在给猕猴桃套袋防虫害。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