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市委书记缘何表扬古竹工作队

市委书记缘何表扬古竹工作队

带领贫困户外出考察。

市委书记缘何表扬古竹工作队

入户调查。

市委书记缘何表扬古竹工作队

进村开展疫情防控。

“扶贫就要扶长远之智。‘智志双扶’你们做得很好,不仅扶了这一代,更扶到下一代……”

市委书记缘何表扬古竹工作队

“驻村工作能够得到何书记当面肯定,我们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谈起一个星期之前在村里面对面向市委书记汇报工作,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古竹村驻村工作队员牙举顺记忆犹新。

3月2日,市委书记何辛幸到古竹村进行脱贫攻坚调研,获悉古竹村工作队通过“智志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主动动起来之后,对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表扬。

两年时间,3个完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80后”,在被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的七百弄乡古竹村,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奉献精神,实打实地把驻村帮扶工作干出个不小名堂来。

仨“80后”顶上一个“诸葛亮”

2018年3月,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员轮换工作启动。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向全体员工招募扶贫点的驻村工作队员。来自集团直属的三家子公司3个“80后”青年覃敢、牙举顺、刘羿,不约而同主动请缨并成功入选。

“想不到新时代还有如此贫困的山村,能投身参与其中的脱贫大业,是这辈子难以碰到的机会。”谈及当初报名到扶贫一线驻村的缘由,古竹村驻村第一书记覃敢说。驻村之前,覃敢任广西交投柳州格瑞米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厂长,且刚为人父不久。

“我家在东兰农村,因为家里穷,靠着国家惠民政策、乡亲们扶助才读完大学。能回家参与扶贫,既是责任,更是义务。”工作队员牙举顺,来古竹村之前是广西交投深圳前海桂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下基层锻炼,将会获得不一样的人生历练。”工作队员刘羿,也是广西交投产业投资公司项目经理。

当年3月份,广西交投集团的一个副厂长,两个项目经理,3个“80后”青年,带着一腔扶贫热血在古竹村“会师”。覃敢说,我们驻村之前,3个人虽说都是交投集团的员工,可从未谋过面。古竹村是我们历练本领的舞台,我们一起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种植扶贫之花。

初来乍到,针对古竹村委班子年龄偏大、村屯分散等实际,3个“80后”从加强党建入手,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定期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和为民办实事,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与后盾单位联合开展支部共建、党务工作学习交流活动,形成企村共建、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驻村2年来,古竹村工作队把村里的3名年轻人培养成为党支部的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一步充实、激活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人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提高扶贫攻坚工作效能。他们在手把手教会村委干部信息化办公同时,还针对古竹村不同群体,分别建立相关微信工作群。尤其是将“古竹扶贫群”更名为“振兴古竹群”后,进一步凝聚了古竹群众脱贫致富的自信心和荣辱感。

“两字之差,带来的效果则天壤之别。”据牙举顺介绍,当初建立“古竹扶贫群”时,由于群众对扶贫政策了解不一等原因,群友们纷争不断,导致扶贫工作事倍功半。3人通过思想碰撞,牙举顺提议将“古竹扶贫群”更名为“振兴古竹群”,并发动有威望的群众负责在群内讲解扶贫政策、讲述古竹“扶贫故事”……这一改,效果立竿见影,目前群内171人涵盖了古竹所有村民小组,并形成了脱贫致富“你追我赶”的群聊氛围。

“这3个‘80后’不简单,他们真顶得上一个‘诸葛亮’。”据七百弄乡乡长韦勇臻介绍,古竹全村350户1305人,瑶族人口占比72%,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3户966人。在人均0.66亩耕地的严峻现实面前,该村去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离不开村委党支部的功劳,离不开3名驻村干部的创新实干。”

“智志双扶”培育乡村“读书有用论”

2018年高考,古竹村体育考生秦照勇分数已经达到大专线,但因为填错志愿、家庭贫寒等原因面临失学危险。

“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这样失学岂不可惜?”从小受益于国家惠民政策、乡亲们扶助才顺利就读厦门大学的牙举顺,及时到秦照勇家做通思想工作,并亲自带秦照勇到大化二高办妥复读手续。

经过1年的努力,秦照勇2019年高考顺利被广西体专录取。“如果没有驻村干部的开导、帮忙,我早就失学了……”秦照勇感恩地说。

“扶贫必先扶智,扶智离不开感恩、教育扶贫。”驻村伊始,牙举顺3人就抱定从“教育扶贫”打开古竹脱贫致富之门。为此,3人通过多方筹集设立“古竹大学生助学金”,并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组织家长召开座谈会,灌输“读书有用论”。

去年以来,古竹村委成功劝返3名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实现“控辍保学”;协助5户贫困大学新生家庭申请了“雨露计划”;为古竹村小学捐资“爱心早餐”款共计4.34万元,古竹村小学172名学生因此吃上了爱心早餐;为25名贫困高中生、大学新生捐资2.5万元助学金,并组织学生到东兰接受“红色教育”,鼓励他们坚持求学,增强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

覃敢等3人还通过文化下乡、校园宣讲、入户宣传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以脱贫为荣,以等、靠、要,争当贫困户为耻,通过双手勤劳致富的观念,教育广大贫困户常怀感恩之心,“脱贫致富不忘党”,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感恩、教育扶贫让古竹群众面貌焕然一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古竹在村党员、大学生、务工返乡青年等根本不用动员,纷纷主动参与防控志愿活动,进村入户,排查人员,体温测量,织密联防联控防护网,全力阻止疫情输入、传播。“瑶汉同胞齐战‘疫’,这既是感恩、教育扶贫的成果,更是古竹告别贫穷的美好开端。”韦勇臻称赞说。

产业扶贫让古竹村变成“适居地”

千百年来,祖辈古竹人仅靠“巴掌大”的旱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兼种黄豆、黑豆、红豆、核桃、火麻、高山白玉薯等维生,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种养和外出务工。

驻村以来,仨“80后”团队推动产业覆盖,组织养殖能人参加产业学习考察、产业培训,6人获得产业培训结业证书。2019年,古竹村完成七百弄鸡养殖基地、七百弄羊养殖基地和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其中,七百弄鸡养殖基地今年已完成首批鸡2944羽养殖,并将于10月份出栏。

多措并举,协调各方帮扶古竹村。3人通过积极联系,发动爱心企业参与公益扶贫:后盾单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也非常重视支持扶贫工作,筹资约40万元帮扶硬化古竹村弄桃屯产业路,解决弄桃屯肉牛养殖基地、七百弄鸡养殖基地交通不便问题。

广西扬翔股份投资有限公司捐资5万元,资助3户贫困户完成危改和修缮民生设施;联系爱心公益组织到古竹小学、偏远教学点、贫困户家开展爱心公益活动4次……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由零变成“3+1”产业格局。古竹村通过消费扶贫、村资产租赁、入股分红等方式,结合后盾单位“以购代捐”活动,联系山乡公司在养殖基地采购七百弄鸡752只约5.26万元,为古竹村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购买拿银安置区商铺,通过将商铺出租给企业收取租金,今年已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56万。目前,古竹村村集体经济实现由零变成“3+1”,即“七百弄鸡、七百弄羊、杂粮杂豆+核桃”产业格局,并呈现勃勃生机发展态势。

2019年底,古竹村贫困发生率由37.36%降至2.35 %,整村顺利摘“穷帽”。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为振兴山里的古竹村,2020年广西交投仨“80后”任期到期以后,志愿留任,依旧负重前行……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