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河池强化“四项监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贫困户住房是否稳固?饮水是否有保障?扶贫产业有哪些?”近日,河池市纪委监委有关人员深入各贫困村贫困户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督促各有关部门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河池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今年全市挂牌督战有3个贫困县,挂牌督战村37个,6.3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为实现全市脱贫工作任务,河池市纪委监委强化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挂牌督战县(村)、脱贫长效机制落实、“6+2”工作机制等四项监督,助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实。

强化对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的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深入开展扶贫领域政治责任落实的监督,进一步推动各级党组织强化政治担当,上下联动,一抓到底;督促各级党委(党组)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切实担起责任,在工作落实上见实效,坚决防止松懈、厌战思想,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做好收官之年各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下沉一线,加强精准监督,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落细责任。

强化对挂牌督战贫困县、村的重点监督。针对挂牌督战贫困县、贫困村,建立“挂牌督战贫困县、村重点督导”机制,将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对罗城、都安、大化3个未脱贫摘帽贫困县的极度贫困乡(镇)、村进行蹲点督导调研,每季度利用两周时间,开展下沉调研,靠前监督,全面掌握挂牌督战工作落实情况,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督办,重点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扶贫政策跑偏走样、帮扶单位不作为、驻村干部不履职以及扶贫资金被挪用浪费、中途截留、跑冒滴漏及贪污腐败等行为的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项目资金高效运行。

强化对脱贫长效机制落实的监督。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薄弱环节作为日常监督重点,紧盯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督促各级各部门深入排查摸底,逐村逐户逐项查缺补漏;紧盯已脱贫县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不摘”情况专项监督,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扶贫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整改;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问题,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指标式”脱贫,以及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问题,以严明的纪律确保令行禁止。

强化对工作机制落实的监督。“一年两例会、一月一报告、问题线索排查、直查直办、通报曝光、联动协同”等6项机制和“专班专抓、蹲点调研督导”“6+2”工作机制是护航脱贫攻坚的有效工作机制。河池市纪委监委强化对执行专班制度、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执行“一月一报告”制度情况的监督,精准及时报送专项治理各项数据、材料;各扶贫责任部门执行“抓系统、系统抓”机制,不断巩固拓展专项治理齐抓共管格局,形成横向、纵向一体抓,内外协同联动的监督体系,确保专项治理形成常态、取得成效。

据统计,今年前3个月,全市立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7件,结案11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9人,其中科级17人,科级以下及其他人员102人。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