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融媒体中心传真】
时下正是沃柑收获季节。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的果园里,村民有的正在采摘鲜果,有的正在装车,一片繁忙景象。“摘完红心柚摘砂糖橘,摘完砂糖橘摘沃柑,这些年来,陈双村大力发展水果等产业,已经进入收获季节,效益良好。”毛南族妹子谭利欢说。
去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这给包括环江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带来极大鼓舞。
陈双村有26个自然屯28个村民小组,共有731户3280多人,村民多数是过去住在边远山沟的毛南族、瑶族、苗族群众,近年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陈双村。逐步富裕起来的村民,积极投身绿化工程、饮水改造工程、新村提质工程等公益事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村容整洁漂亮,村风文明和谐。今年的两会,又给陈双村村民衔接好乡村振兴增强了信心。
“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四个不摘’有利政策,乘势而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奋勇争先。”陈双村党支书韦炳录说。
【国是共商】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过去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中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的答卷。在2021年如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谈过往感慨万千,话未来充满憧憬。
“这是我2017年拍的县城郊外的一块空地,当时野草丛生。”面对央视镜头,身着民族服装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代表拿出几张照片,“同样在这个地方,我来北京前又拍了一张,这里已经变成一个百亿元现代电子科技产业园,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和无人机。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可以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
他如数家珍:“还有这张照片,拍的是毛南家园城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有45栋楼房,安置移民2119户9800人。这样的安置区,全县有9个。”
河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韦朝晖代表带来一幅仫佬族刺绣绣片,上面绣着龙凤呈祥。“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战以前,罗城交通闭塞,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困难。现在高速公路通了,产业也发展了,新房子住上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凤凰是仫佬族图腾,当地百姓希望用绣片把他们的感恩之情以及吉祥如意的祝愿带给全国人民。”
回望这些年的亲历,韦朝晖难掩激动之情:“奋斗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祝愿我们的党永葆青春活力,火红的党旗永远高高飘扬。”
“一年来的工作殊为不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民群众作出同样热情的回应,“各地区各部门顾全大局、尽责担当,上亿市场主体在应对冲击中展现出坚强韧性,广大人民群众勤劳付出、共克时艰,诠释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源泉。”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一再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坚定的决心,纷纷从稳增长促发展、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边疆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今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新发展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韦朝晖在两会前的调研中了解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群众非常关心相关政策如何与乡村振兴衔接,比如产业的奖补政策是否力度保持不变、危房改造政策是否可以变成乡村风貌改造政策等。“我把群众的声音都写到了建议中。”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委员也走访了多个脱贫村。他联合24个省区市的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加强东西协作 引导产业国内有序转移 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提案,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东西部产业转移机制,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西部农民工就近就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对农村养老加强顶层设计,将乡镇卫生院和养老院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农村医养结合体系建立,缓解困扰农村劳动力的父母养老问题,通过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十四五’开局之年,应发挥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的作用,力争在高水平自立自强、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内需、高水平对外开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广西财经学院院长夏飞委员呼吁,要创新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优化科技创新能力结构和布局,提升要素配置系统化和协同化,加强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突破,把握创新发展主导权。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